时间的坐标,因标注着时代华章而熠熠生辉;历史的长河,因激荡着奋进力量而奔涌向前。
当前,全市上下正扎实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值此之际,恰逢邓小平同志1945年6月6日在冀鲁豫分局群众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简称“六六讲话”)80周年。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举办本次以“邓小平清丰‘六六讲话’与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为主题的交流座谈会,旨在回顾历史、重温伟人足迹,从“六六讲话”历史文献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凝聚共识、提供历史启迪。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光辉伟大,革命战争年代曾在濮阳一带工作战斗,其革命实践是光辉一生与军事生涯的璀璨篇章,影响深远,风范永存。他在濮阳地区的革命活动对中国革命产生过巨大影响,永载革命史册;他的伟人风范如同一座丰碑,深深铭刻在濮阳人民的心中。
1945年1月,党中央指示加强冀鲁豫根据地工作,普遍发动群众进行彻底的减租减息。同年3月,代理中共北方局书记邓小平亲赴冀鲁豫指导。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并与分局同志充分研究酝酿,在分局召开的群众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的第一部分充分肯定冀鲁豫边区减租减息运动在中央路线指导下取得的成绩;第二部分深刻指出运动中存在的“左”倾问题(如伤害中农、消灭地主倾向、打击富农过重、斗争方式简单生硬等),并分析根源;第三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九条指导性意见,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阐述群众工作的政策、方法,为边区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
“六六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六六讲话”统一了边区干部的思想,提升了边区干部的政策水平。冀鲁豫边区的负责人段君毅、乔明甫晚年回忆邓小平的讲话,充满感情地说:“邓小平同志对冀鲁豫群众运动提出的方针政策,后来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对冀鲁豫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历史证明,广泛深入开展的群众运动,使冀鲁豫边区农村基本群众在经济上改善了生活,在政治上获得了民主和权利,使抗战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增强,边区各项建设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乃至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现实、折射未来。“六六讲话”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指导与借鉴意义。
启示一:弘扬求真务实作风
“六六讲话”基于扎实的基层调研与集体研究酝酿,是深入实际、掌握实情的典范。邓小平到达冀鲁豫边区后,不是急于提要求、做指示,而是首先安排北方局来的干部分3个组到老解放区濮县、滑县和新解放区濮阳县开展了一个半月的调查,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群众运动中执行政策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此后,与宋任穷等冀鲁豫分局领导人一起认真研究、反复讨论。
务实是谋事之法、成事之本。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求真”上下功夫,在“务实”上求突破,在解决问题上取实效,坚持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精神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启示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六六讲话”贯穿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当时,开展群众运动的总体目标,是贯彻中央土地政策指示,通过充分发动群众,紧紧抓住减租减息这个中心环节,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为有效发动群众,邓小平指出,必须立足当地内外环境条件与群众运动的实际经验教训,区分不同地区、不同阶级和阶层,采取针对性策略。强调要将运动严格限定在中央土地政策和斗争纲领允许的范围内,确保党中央政策的正确执行。
在不同历史时期,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法宝。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面临的问题更为繁杂,困难更为艰巨,形势更为复杂,这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自觉立足客观实际,深入探求事物内在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决杜绝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启示三:践行党的正确群众观与领导方法
“六六讲话”阐述了党的正确群众观以及党领导群众的正确方法。讲话充分肯定冀鲁豫边区党组织比较好地解决了群众观念、相信群众的问题,克服了包办代替的毛病和恩赐观点,指出:这次运动“一般地说,克服了这个弱点,在干部中树立了群众观念,相信群众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运动表现了很大的群众性,成为群众自己的运动,形成了群众自己的组织,培养了自己的领袖,运动的规模之大之普遍,进展之快为前所未有”。讲话还提出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毛泽东所说的“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六六讲话”批评了将实行大胆放手与执行政策相对立的观点和做法,强调党制定的政策“不仅与群众的目前利益相一致,而且和群众的永久利益相一致”“群众常常容易看目前利益而看不到永久利益,这就需要党的领导”;提出领导群众的正确方法,是“站在群众之中之前”,而不是“站在群众之上之外”。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虚心向群众学习,汇民智、聚民心,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变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重要要求的实际工作中,要主动作为,从社会治理实践中总结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规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精准施策,把工作做细做实;大胆干事、树立威信,支持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治理问题。
启示四:坚守党的群众路线生命线
“六六讲话”强调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深刻阐述了必须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从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到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如今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群众路线始终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今天,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全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的“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要带着热情联系群众、带着真情融入群众、带着激情服务群众,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濮阳大地留下的光辉足迹和宝贵文献,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的生动教材和丰富资源。希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发扬他的革命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作者单位:濮阳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